返回

重生之金融民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重生第一剑,先斩苟小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’。

    主席台C位就座的黄校长率先打破沉默,对右手边省银管中心的耿主任说:“耿总,要不您先给学生指导指导?”

    耿主任笑着摆了摆手,隐蔽的对旁边使了个眼色,道:“这次我带来了研究中心的苟研究员,他研究的方向正好和王同学相同。我们听听他对这篇论文有什么问题要问。”

    收到指令的苟研究员先是对在座的领导微微躬身示敬,然后便一脸玩味的盯着王纯良,好似屠户在打量待宰的羔羊。

    不同于重生前深陷艳照事件不暇他顾,现在的王纯良提前解决危机后淡定自若,所以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些小动作。

    按照重生前的剧情,接下来姓苟的将会提出一系列刁难王纯良的问题,再结合刚才那些小动作释放出来的恶意,王纯良品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。

    他迎上了对方的目光,准备见招拆招。

    苟研究员笑呵呵的先开口:“这篇论文的模型建立、论证过程都很精彩,体现出了双河大学优秀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学生素质。但我这里有一个疑问,你是如何获取到这些私有银行数据的?”

    王纯良:“部分取自统计年鉴和相关文献,部分对省内骡子等银行实地调研所得。”

    苟总图穷匕见:“那么问题来了,凭借我们多年监管银行的经验,私有银行对外披露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都得打一个问号。例如你论文中提到骡子银行在2008年底的信贷资产不良率是1.6%,但算上已逾期超90天却因各种人为原因未被系统标为不良的贷款,该行的真实不良率实际已达到4.5%。由此看来,你采集的数据可能不那么‘真实’,以此展开的建模论证环节可能就有问题了。呵呵~”

    果然还是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没有出示任何凭据,直接以监管身份宣判数据有误。

    当年王纯良与大多数单纯学生一样,在面对身份更‘权威’人士质疑时,会跟着对方节奏先自我怀疑和否定,从而最终落入苟总早已设好的陷阱。

    直至工作多年后,他才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多漏洞。

    不过此刻王纯良并没有急着反驳,两人地位极不平等,自己若是不讲策略的据理力争,但凡言辞激烈点甚至都可能被扣上目无师长的帽子,更不用说自己乘胜追击时,肯定会有一批献媚成瘾的狗腿子跳出来阻止了。

    重生一次回到此时此刻,难倒只能被动防御,岂不是给重生者丢脸?

    这时候就需要己方有一位大佬能站出来,将议题争论的双方拉回到平等地位,同时震慑宵小,保证自己可以尽情输出不被打扰。

    于是王纯良‘一脸期待’的看向老师白院长。

    白院长确实是值得被信赖的,在收到学生求助信号后第一时间便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食指敲了敲桌子:“这数据我看过了,问题不大。下一个问题吧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现场表演了大佬们面对质疑时常用的方法:

    有理有据进行辩解论证X

    直接无视进入一个话题√

    王纯良心里感激了一下给自己撑场面吸引火力的老师,但这个问题肯定不能就这么过了。

    他拔掉了投影仪连接线,然后一边敲着键盘百度搜索着什么,一边对苟总说:“骡子私有银行不是上市企业,不用对外披露经营指标,每年每季度的财务报表也不用强制审计,苟总应该是对其未审计的内部报表真实性存疑。但是今年1月份,其子公司骡子投资因办理私募企业备案的需要,曾邀请四大之一的鹦国普道会计师事务进行了财务审计。而这份子公司的审计报表中恰巧披露了其母公司骡子私有银行2008年全行信贷资产不良率是1.6%。请问苟研究员,普道发布的已审计报表真实性如何?”

    苟总不以为然:“年轻人不要太迷信国外采集的数据,国外事务所又不懂花国国情。现在我已经告诉了你真实的数据,你还顾左右而言他,不知悔改。”

    王纯良把投影仪重新连接上笔记本,然后指着大屏幕说:“按照学校要求,预答辩讲义不用列出参考文献。补充说明一下,我论文中关于银行不良资产核准标准和部分数据参考了这篇《双河省银行信贷资产研究》。它于上月发表在银管中心官网上,作者正是苟总,您应该还有印象对吧?我现在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篇文章,全文旨在分析银管中心历年来通过开展各种工作,有效控制并降低了省内多家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,其中实证部分先后五次列举了骡子私有银行2008年的信贷资产不良率。”

    他稍稍停顿了一会,将这五处数据部分截图并标红。

    “哟,请问苟总,您这篇文章使用的数据为什么是1.6%,而不是刚才所说的‘真实不良率’4.5%。”

    “啊这.”

    王纯良再次把投影仪画面切换到官网苟总获奖履历界面,然后一脸真诚道:“学生我一直非常仰慕苟总,您今年初还获得了2008年花国优秀研究员的殊荣。不过学生我有一个疑问,就是该奖项参选条件有一条要求所属单

第1章 重生第一剑,先斩苟小人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